2024-09-29
从目前来看,吉利的技术应该是国内主机厂里最平均的,没有短板,它的研发中心软硬件投入都是国内含合资厂在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包括自己的碰撞实验室每天至少碰撞1辆车来验证其安全性,动力系统副总裁王瑞平又是国际响当当的动力总成专家,短板不上来了,吉利的技术就整体上来了。
奇瑞:几乎就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奇瑞旗下的品牌也不算少,品质也不错。自身旗下的瑞虎8plus,艾瑞泽系列,都是物美价廉,都有非常不错的产品力。像是瑞虎8Plus,中型SUV,外观大气,内饰豪华,配置丰富,只要13万左右的价格。艾瑞泽系列更是入门级轿车的代表。
比亚迪投入得多,产出也是多了,按照刚才说的《2019汽车专利创新指数》排名一看,不光是专利数量第1,专利平均分值也是仅次于奇瑞,排在第2名。 质和量都还不错了,总分甚至是达到了第3名吉利的5倍了。 和其他车企不太一样,比亚迪的研发是涉及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各个方面的,什么都想干。
奇瑞、吉利和长城是的的确确在造车在营造品牌的厂家。他们各自的发展路线和特点也有所不一。
油耗对比这些自主品牌同级别同排量车型都差不多,质量方面吉利、长城、比亚迪、荣威、奇瑞能稍好一些。耐用性方面也都差不多,稍好一点的荣威、比亚迪、吉利、奇瑞。
首先,这意味着奇瑞高度重视技术主权,1997年至今,奇瑞已提交专利3000余项,拥有国家1600项汽车技术专利。 奇瑞对标国际,一方面反映在它追求国际名牌,另一方面显示出奇瑞开放的、整合全球智慧的技术战略。2009年,奇瑞将与更多世界一流技术公司深度合作,这种开放的、整合全球智慧的战略依然不变。
在车市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奇瑞能够率先实现正增长,说明奇瑞十年前种下的转型果子已经成熟了,技术转型战略取得了成功。不过,新的时代背景下,奇瑞又有了新的使命和挑战,奇瑞想成为真正的汽车巨头依然任重道远。 龙头转型,拥抱互联网思维 奇瑞汽车曾经是自主品牌销量老大,而且连续多年称王,风头无两。
为了加强和巩固自身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方面的优势,尽快抢占市场的先机,奇瑞不仅针对布局一时,而是谋划长远,不仅看到了国内,更是放眼到世界。科研人才和实验室还会在北美、南美、欧洲等地同时开展。
年。根据查询哔哩哔哩app显示,2009年,奇瑞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正式转变为奇瑞新能源,成为奇瑞旗下独立子公司。
尽管外界曾有一些误解,但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并未倒闭。自1999年起,该公司便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创新研发,始终坚守自主研发的道路,逐步构建了具有国际水准的整车开发流程和标准体系。
这两次大规模的股权减持被视为为奇瑞新能源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到了2016年,奇瑞新能源计划借助上市公司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型材”)进行上市。然而,由于奇瑞新能源彼时未获得生产资质且监管收紧,海螺型材最终于2016年7月13日宣布终止收购计划。
近日,有网友曝光了一则疑似奇瑞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视频:在视频中,多辆奇瑞新能源汽车(推测为奇瑞eQ2)被砖头抬起,前轮飞速空转。对于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部分网友质疑这是奇瑞在刷数据。
近日,一则奇瑞新能源汽车空跑的视频火了,视频一经曝光,奇瑞便被外界怀疑是在跑里程和刷数据,目的是以此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奇瑞的反应也非常快,迅速发布声明否认。在笔者来看,骗补这顶帽子对奇瑞来说,可能有点冤。刷里程和骗补有何关联?估计很多吃瓜群众可能还不知道。
从跑到走稳扎稳打 2016年,就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看似欣欣向荣、一切向好的背后,一家商业杂志率先曝光了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事情起因于2015年底,一些企业的公交车销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仅仅2015年12月的销量就超过了过去全年产量的几倍。
立讯精密牵手奇瑞 2月15日新华网消息,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经与奇瑞集团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组建专业从事于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以及制造的合资公司。立讯精密与奇瑞集团合作,共同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车厂一级供应商。
自2020年起,众多企业纷纷尝试跨界进入造车行业,其中甚至包括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们。立讯精密便是其中的一员。立讯精密与奇瑞集团的联手 2月15日,新华网报道,立讯精密宣布与奇瑞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制造。
近期,宁德时代和华为再次传出携手自主车企打造全新车型的消息,这次参与“三方联名”的车企是奇瑞。奇瑞早在去年就透露了打造全新高端纯电平台的计划,并命名为BEV平台。基于BEV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轿车E03已经正式进入路试阶段,同时该车还有另一个身份,为奇瑞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全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