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反击案例(新能源技术反击案例分析)

2024-07-09

大佬们的反击——北京车展上的纯电大战

1、基于这种误判,传统汽车厂家按照主流市场的需求去开发和规划自己的BEV,它们搞的要么是菲斯塔电动、朗逸纯电等既有燃油车的电动版,要么是日产聆风、雪佛兰Bolt这类实用型的“电动买菜车”,从实用的角度它们可能都相当不错,但它们基本都不具备“标签化”功能。

2、在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承担着起量的重任。 日产有77年的电驱历史底蕴,却一直对电动路线犹疑,对插混技术不怎么感冒,转而青睐 Leaf 和 E-Power 等纯电电动汽车。而中国市场的现实,让日产开始注重投放纯电和插混新品。

3、李斌在展台上表示,累计交付近3万的蔚来ET7,是中国市场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累计销量头名,也是中国品牌40万元以上轿车累计销量头名的车型。蔚来占据高端纯电市场头名份额,这不是多新鲜的新闻。但,这对于蔚来整体销量的提升并不大。

将电四驱的价格打下来,哈弗枭龙MAX肩负着长城的反击?

哈弗和长城的两套动力技术,一是 2 挡 DHT PHEV 插电式混动技术,这是一套业界公认的既省油又保证动力的最佳混动结构;二是长城基于混动架构全新开发的“智能电混四驱技术”Hi4。

就算在新能源同时代竞品中间,哈弗枭龙MAX这种中型SUV尺寸、全系四驱、大视屏大沙发、纯电续航105公里、馈电油耗5升、零百加速8秒,这样的SUV现在起步都得20万元以上。而哈弗枭龙MAX预计售价要低于这个价格,全系四驱,新卷王问世。不用说两年前,就是在今天,长城敢说以两驱价格买四驱,尚无人跟到位。

不过,在转型的道路上哈弗品牌没有气馁,长城汽车也没有放弃打好这张王牌。全新“龙系”首款重磅新车哈弗枭龙MAX携长城Hi4电四驱技术震撼来袭,从产品革新到技术革新,哈弗终于再次赢得了掌声,似乎那个曾经“双手插兜、不知什么是对手”的哈弗又要回来了。

最后说下能耗方面,哈弗枭龙MAX通过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创新构型,结合智能能量管理和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现了3擎9模智能动态的切换,与其他双电机串并联构型相比,该技术增加了纯电四驱、并联四驱和双轴能量回收模式,基于此哈弗枭龙MAX的WLTC综合油耗为78L/100km,馈电油耗为5L/100km。

大象转身,丰田开始“认真”做电动车了

在这次技术发布会上,丰田对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进展进行了最新的说明。但毫无疑问,在今年5月刚成立的BEV Factory无疑是整个会场最大的亮点。丰田一面联合日系其他主机厂“抵制”电动车,但另外一方面,丰田投入巨资,不仅对固态电池,也对传统的锂电池进行技术的持续更新。

从中国开始,CH-R EV、奕泽EV和雷克萨斯UX300e三款车的投放是起点,丰田电动化战略进入了落地阶段。未来5年内,丰田将在华投放10款以上纯电动新车,在全球电动化车型年销量达到550万辆,达到“新车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标。大象转身,先求稳,再求快。

就在今天,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0点,丰田首款国产纯电动车型:C-HR EV正式登场,补贴后售价:258-298万。全新丰田EV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国内新能源纯电动车市场野蛮生长的“蜜月期”,从这里结束了。

基于TNGA架构而来的丰田在华首款量产纯电车型——一汽丰田奕泽E进擎在新一工厂下线,意味着“大象”已经转过身来。

事实上,“大象转身”成功的商业案例有很多,比如“后马云时代”的阿里巴巴,只用时50天,就完成了公司创立2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变革;再比如,丰田在不到半年内,就敲定了在华“大改革”图谱。 一提到合资车企,大家就很容易被主观情绪和跟风言论所左右,从而影响了对事物本质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