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技术出海(北汽新能源业绩)

2024-07-05

新造车人事巨震:哪吒暴改营销部门,CEO亲自挂帅

人事调整很快就来了,此次哪吒汽车免去了江峰营销公司常务副总裁职务以及李长河营销公司执行副总裁职务,由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亲自挂帅,兼任为营销公司总裁。此次免任的江峰职级最高,不仅是营销公司的副总裁,同时还担任着哪吒汽车副总裁一职,相当于张勇的左膀右臂。

为什么我支持中国汽车供应商去墨西哥设厂?

1、但是,墨西哥的汽车产业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燃油车,而缺乏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如果特斯拉在墨西哥去培育一套全新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不仅耗时很长,还需要付出巨额成本。最好的方式就是,拉着中国供应商直接远赴墨西哥建厂。

2、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短时间里实现了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带动了上游360家供应商、10万个就业岗位及7000亿元累计订单,并帮助60家中国供应商成功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体系, 因此朱晓彤被特斯拉方面和马斯克选中,负责督促墨西哥工厂的建设和投产。

3、对于汽车供应链的这个话题,过去主要围绕主机厂开展的,近些年我们中国的汽车供应链汽车势力大力攀升,尤其是以电池作为代表的,我们全球的市占率不断提高,同时我们电气化智能座舱等等这些技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二部分要讨论的是即将成立的新技术生态协会当中非常重要的板块叫出海协作会。

这个国家,正成为中国汽车大本营

俄罗斯,这个全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汽车品牌却少得可怜。吉利、奇瑞和长城三家汽车品牌,在去年就占据了俄罗斯汽车市场17%的份额。根据俄罗斯分析机构Autostat的数据,去年最畅销的四款外国品牌汽车是中国制造。

在这些出海的车企中,大多数以品牌形式布局海外战略,比如上汽名爵已经在全球近20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前10名单,可以成为上汽集团乃至整个中国自主品牌开拓欧洲市场的先锋;去年新势力之一蔚来直闯BBA大本营德国,以欧洲为基础,正式开启海外战略;长城硬派SUV出口俄罗斯受到热烈追捧。

发轫之初,东风悦达起亚凭借首款车型“千里马”多次夺得同级别车月度和季度销量冠军,这匹来自朝鲜半岛的“黑马”以独有优势迅速席卷国内汽车市场。 在当时,中国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竞争力相对较为薄弱,而以东风悦达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却给市场留下高性价比的品牌形象,所以销量稳步增长。

关注广汽丰田的人一定还清晰地记得,就在去年8月4日该汽车企业的百万辆下线仪式上,一辆蓝色的凯美瑞混合动力车缓缓驶下生产线,而时任广州市长万庆良也在现场脱稿致辞并喊话:希望广汽丰田尽快推动丰田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到广州来生产,建成丰田公司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基地。

如果合资车企把这两个优势牌打好,还是有不少赢面的。 【结语】中国汽车工业过往几十年的发展,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共同合力的结果。合资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我们必须脱帽致敬,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汽车品牌崛起是近几年的关键词,也正因此,二十年兴衰的发展魔咒,成为眼下合资车企必须直面的难题。

而阿维塔11鸿蒙版则基于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打造,集聚三方在各自领域的顶级优势,阿维塔11鸿蒙版具备“超级安全、超长续航、超级快充”三大产品核心优势。 从中国路况最复杂的城市重庆出发,沿途经过理塘、邦达、拉萨、定日最后达到珠峰大本营,总计行驶3376km。

1月新造车销量盘点:反超理想,问界稳了?

虽然饱受争议,但理想的销量表现是真高,虽然1月份被问界反超,但其实双方的差距并不大。并且,理想是目前唯一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问界M7的尺寸和理想L7/L8大体相当,且同样主打增程式,所以它们算是直接竞品,问界M7的单车单月销量就突破了3万台,而理想则是L7/L8/L9三款车。

理想1月销售31165辆,环比下滑311%,同比增长1083%。理想1月销量虽然突破3万辆,但首次被问界反超,不过今年理想将发布4款增程车和4款纯电车,可谓是后劲十足。最快跟大家见面的是会是理想MEGA,将于3月1日正式上市。

稳稳地坐在中大型SUV市场销冠的位置,而以前霸占着销冠位置的理想L7今年1月份前三周的销量分别为1916台、2980台、3281台,虽然也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但是明显被问界M7压了一头,相比之下的话,问界M7领先理想L7一大半。

广汽埃安在1月份销量为24947辆,其中国内终端交付21938辆,海外市场销量超过了3000辆,参考去年12月份45947辆的表现,埃安品牌在新年的首个月里销量环比下滑了47%。在连续被理想汽车超越之后,埃安又再次被问界汽车甩在身后,曾经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二哥”显然是遇到了麻烦。

理想和问界是目前新能源车市上“身体接触面”最大的两家车企了。 在问界发力之前,理想几无对手。2023年9月12日新问界M7上市,10月销量破万,11月超理想L8,12月超理想L7。根据各家官方公布的数据,1月问界M7交付31253辆,理想全系交付31165辆,一台车就超过了理想三台车的销量,理想遇到真正的对手了。

今年1月,问界汽车共计交付32973辆,环比增长38%,首次获得造车新势力单月销售榜第一。余承东调侃道:对华为智选模式接受程度预估保守,“余大嘴”变成“余小嘴”。虽说问界销量超过预期可喜可贺,但按时交付才对得起准车主的选择。

中国动力电池涌入全球供应链,产业升级任重道远

1、客观来说,在全球汽车的电动化浪潮中,中国动力电池及产业链企业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产业整体升级依旧任重而道远。如今,国内政策保护伞已经收起,竞争对手产能扩张火力全开,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唯一的选择,只有参与全球博弈,实现从量到质的蜕变。

2、在9月4日 “高端对话:构筑安全稳定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发表了题为“汽车变革时代急需产业化突破的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的演讲。 在演讲中余卓平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要获得长足发展,仍需在动力系统,尤其是分布式驱动、增程式、燃料电池和车路协同。

3、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5元/瓦时以下。”本月初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这样要求。”有些指标目前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达到,要变成现实可谓任重道远。”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教授感叹。

4、现在插电混动一般用的是串并联结构,比如比亚迪的超级混动,用的是这个串并联,最早是由本田提出的方案,这种方案目前应该说是全球对混合动力结构的共识,因为这种方案非常简单,不需要像丰田普锐斯和通用沃兰多混合动力采用的复杂行星齿轮结构,但功能是一样的,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还可以发动机直驱。

5、在刚经历一番高歌猛进之后,电池行业的“寒冬”,或许比预想要来得更快。 最近,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提及,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为 1000-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而在紧随其后开幕的四川宜宾“2023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多位人士也继续抛出了类似的观点。

6、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总量达到了约20万吨,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升至约78万吨。 大量的退役动力电池冲击着当前仍十分低级的电池回收体系;与此同时,包括供应链在内的 汽车 生产环节也在源源不断地排放温室气体,潜藏在 汽车 可持续发展背后的工业变革,不仅仅是电动化这么简单。